清明时节“治未病”,养生最佳好时节

发布时间:2020-04-03 | 江安县中医医院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今天,我们迎来了清明节气,清明时值暮春,气候多变,且常阴雨绵绵。《黄帝内经》道:“寒气生浊,热气生清。”所以,清明养生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,着眼于一个“生”字,以顺应春天阳气生发、万物萌发的特点。


image.png

那么

在清明前后这段时间里

大家该如何养生

今天就给大家普及小常识

一、起居调养,防外感

我国民间历来有“春捂秋冻”一说。清明气候变化大,多雨阴湿、乍暖还寒,阳气始生人体肌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,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降低,加之清明前后雨纷纷,故此时不宜过早脱减衣物,特别是年老体弱者,减脱冬装尤应审慎,不可骤减,被褥也不要立刻换薄,出门游玩需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和劳逸结合,过度的玩耍和劳累,很容易引发感冒,故应多注意日常起居调养,以适应春季的气候特点。

二、饮食调养,防腹泻

中医认为“春以胃气为本”,因此清明养生应注意改善和促进消化吸收功能,饮食要既“清”且“淡”。

所谓饮食要“清淡”,即要少油、少盐、少糖,稍佐调料即可;分量要“少”,不要吃太多,尤其是晚上吃;品种要“素”,吃的内容要偏素一些,不要过于油腻,而对蛋白的补充可以通过豆腐、豆芽等植物蛋白来替代;菜品要“鲜”,清明天清地明,可以适当选吃时令菜。

清明时节,天气温暖、阳气生发,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、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

三、运动调养,防春瘟

清明节气是“春瘟”流行时节,但人们不可闭门不出,更不能坐卧过久。清时节气应要保持乐观的心态,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,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,如打球、慢跑、太极拳、踏青自行车等,形式不拘,与亲近大自然,修养身心。运动锻炼最好到空气清新的地方,如公园、广场、树林、河边、山坡等处进行。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,改善新陈代谢,调和气血,增强血液循环。

四、情志调养,防情绪

春季木气盛旺,人的肝阳上升,比较易怒,因此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非常关键。

清明踏青祭祀静心神,安排时间去踏青问柳,游山戏水,陶冶性情,使气血调畅,精神旺盛,还有利于吐故纳新,润养脏腑。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,还应做到开朗豁达,以使肝木坚实,肝气顺达。

 

清明疾病防治:三类疾病高发

 

清明时节,气候潮湿,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,让人打不起精神,这也就给了很多疾病乘虚而入的机会。

过敏性疾病

 风湿类疾病

 皮肤类疾病

清明节气,清气上升,浊气下降,我们要利用天时,给自己的身体排排毒,清除体内的浊气。把身体内的废物、浊气、陈寒、旧疾都“清”了,我们的身体才会感觉到“明”。

这时可以做节气养生调理,“未病先防”,提高抵抗力。

注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;健康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断,如您有不适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医。

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
邮件: 地址:四川省江安县绕城路西段800号(新院区) 联系电话:0831-2622813

扫描二维码关注

加入微信公众号

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

备案号: 蜀ICP备15033189号-1